一、榨油机的使用
运转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榨油机的出饼情况,并控制胚料的水分既不过高也不过低。正常的出饼应呈片状,靠榨螺轴一面光滑,另一面有很多毛纹。如出饼疏松无力,或出饼不成形,色泽较深,用手一捏即成碎块,这说明胚料加水太少;如出饼发软,成大片状,或出油泡沫增多,则说明加水太多。正常情况下,圆排之间不出渣或很少出渣,在条排处出渣,如出渣呈细片状说明水分多,出粉渣则说明水分少。此外,以出油位置变化可看出入榨水分是否合适,当入榨水分过高或过低时,出油位置均向后移。
榨油机正常运转后,含油量高的油料出油大多集中在条排和前组圆排处。条排处的出油约占总出油量的60%,前组圆排处约占30%;而末端排出油则很少,成滴不成线,油色很清。反复榨二三次即可将菜籽或黄豆的油榨尽,在这期间可将含油较多的油渣均匀地掺人料胚中压榨,下料时要保持均匀,切忌忽多忽少,否则将影响榨油机的寿命和出油率。
使用榨油机之前,首先应准备好全部辅助器具和容器,检查并调整传动带松紧程度。然后开动电动机,使机器空运转15min左右,检查榨螺轴的转速。一般转速应在33dmin左右。空转时要注意齿轮箱内齿轮的啮合情况及声音是否正常,各轴承部位和电机是否正常。榨油机空转时,电动机电流应为3A左右。如电流过高,应立即停车检查,调整后再开机。
空载正常后,备好50kg左右的菜籽或黄豆
二、满足预处理工序要求
料胚入榨前,必须经过预处理工序,预处理质量将直接影响榨油机正常工作和出油率。不同油料有不同的预处理工序要求,但主要包括下述几项:
1.破碎。某些油脂可以整料入榨,但经过破碎、轧胚后再压榨,可明显提高出油率。与其配套的设备有:破碎机、轧胚机等。
2.蒸炒。蒸炒是提高出油率的重要环节,常用的方法是先将油料润湿,然后再经炒锅干燥,使油料达到工艺要求的入榨水分和温度,与其配套的设备有:蒸炒锅、炒籽锅。
3.清理。进入加工厂的油料含有一定的杂质(泥沙、石子、铁屑等),若不仔细清选,会加速榨油机内部机件的磨损,降低出油率,甚至造成故障和事故。与其配套的设备有:清理筛、去石机、磁选机等。
4.剥壳。对于带壳的油料,应剥壳后再压榨,这样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和出油率。与其配套的设备有:剥壳机、分离筛、分离机等。
,准备投入进料斗。注意:开始压榨时进料不能太快,否则榨膛内压力突然增加,榨螺轴转不动,造成榨膛堵塞,甚至使榨笼破裂,发生重大事故。因此开始压缩时,进料应均匀缓慢地投入进料斗,使榨油机进行跑合。如此反复多次,持续3~4h以上,使榨油机温度逐渐升高,甚至冒青烟(这是正常现象)。开始压榨时榨膛温度低,可缓慢拧动,凋节螺柱上的手柄,加大出饼厚度,同时提高入榨胚料的水分,待榨膛温度。升至90℃左右,榨油机正常运转后,可将出饼厚度调至1.5~2.5mm,并将紧固螺母旋紧。
三、榨油机的选购
一台好的榨油机能使用户在油料加工中免去不少麻烦。选择的机型可以加工菜籽、黄豆、花生、棉籽、茶籽等颗粒状油料。购机时首先看机器的外表油漆是否均匀,检查机器的零部件是否缺少,再用手转动大皮带轮,使它多转动几圈,以检查榨膛内是否有铁块等异物,有无卡住现象,同时注意齿轮箱内齿轮啮合是否正常。
四、榨油机的正确安装
安装前,应对新购的榨油机进行彻底清理。抽出主轴,卸去上榨笼,用砂布将榨螺外表面、内表面和螺旋喂料器打磨光洁。对所有润滑部位加注润滑脂,齿轮箱中所加的润滑油,其品种和牌号应符合说明书上的要求。圆排打磨光洁后,在装机时必须按原来的位置排列,不能错位,因为圆排的排列位置和顺序对榨油性能关系极大。圆排装机后用压紧螺母压紧,压紧程度以圆盘在榨油时能蠕动为宜。榨油机经过以上处理后,就可用地脚螺栓将其固定在基础上。在安装时,电动机的皮带轮应和榨油机皮带轮对齐,位置适度,旋转方向正确,传动带的松紧度应调整适当。